【本站讯】剪堆生花传古韵,丝帛凝彩绘新篇。4月19日下午,122大阳城集团网站团委于综合楼A座401顺利举办“匠心黄岛,探秘堆绣”非遗文化实践活动。本次活动邀请到孙氏堆绣非遗文化传承人孙展平进行宣讲,旨在通过宣讲和技艺实践,带领同学们深入了解堆绣艺术的历史文化价值及工艺精髓,感悟传统匠人精神与艺术智慧。
匠心话传承,堆绣述古今
活动伊始,孙展平以实物展示与图文讲解相结合的方式,系统梳理孙氏堆绣的历史渊源与核心技法。作为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分支,孙氏堆绣以“剪”、“堆”技法为核心,强调自然意趣与艺术表达的有机融合。通过详实讲解,参会学生不仅深入认知堆绣工艺的独特美学体系,更深刻体悟非遗传承中精益求精的匠人精神。
妙语解新思,问答探精粹
互动环节中,孙老师与参会学生围绕堆绣的传承与发展展开交流。针对鲁绣是否面临失传危机、鲁绣与其他绣品的区别等问题,孙老师耐心解答。她特别指出,鲁绣以粗犷豪放见长,注重立体堆叠效果,与苏绣的细腻柔美、湘绣的写实生动形成鲜明对比,也进一步激发了大家对非遗保护的思考。这些深入浅出的讲解,使参会学生对传统刺绣艺术有了更全面的认识。
巧手触非遗,丝帛承匠心
当理论知识转入实践场域,活动迎来高潮时刻。孙老师邀请参会学生进行非遗体验,在孙老师的指导下,参会学生积极尝试运用“剪”、“堆”技法制作简易堆绣作品,指尖翻飞间,一幅幅生动的花朵逐渐成型,传统技艺从“纸上”跃入“指尖”,使参会学生在实践中体会到非遗的独特魅力。
匠心薪火传古艺,青春锦绣绘新章。据悉,实践先锋班成员们怀揣着对非遗文化的热忱,扎进黄岛这片底蕴深厚的土地,针对不同的非遗选题,他们穿梭于古镇街巷、乡村工坊,开启与非遗传承人的深度对话之旅。自2024年10月开班以来,共有118位成员走出校园,累计调研24项非遗文化,形成了共6万余字的非遗文化调研报告。(摄影 饶凌坤)